报告类——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精神巡讲大纲
一、本次报告会的重要意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上午好,十分高兴来到吕梁,我叫王长青,来自山西晋中灵石天星集团,现任山西天星能源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今天很高兴以民营企业人的身份走进吕梁与大家共同交流。大家知道,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社会经济新常态的非常时期,遇到了几十年未有的困难和压力,特别是去年以来山西发生塌方式系统性腐败,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对我省各级领导的带来了新的考验和压力;二是经济下行,民生困难,给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民营企业由于产能过剩、价格下跌、资金短缺,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克难攻坚、负重减压、走出新常态,重塑民营企业家的信心,鼓舞民营企业家的士气是当务之急。今天省委省政府组织这次民营企业家交流巡讲活动,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关怀和重视,对加快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当前我省处在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为了扭转经济下行的被动局面,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在新常态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现三大突破,推动六大发展”的目标,特别是把发展振兴民营经济作为“三大突破”的一项基本战略,应该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一是因为民营经济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二是民营企业要认清形势,顺势而为,增强信心,不断地调整战略,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走出新常态的需要。九月一日在全省民营经济推进大会上,王儒林书记强调了三句话: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发展民营经济是我省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基本途径。因此,本次活动不仅是推动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创新的需要,也是落实中央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这次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是晋中人,离吕梁特别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吕梁的汾阳贾家庄培训学习过一年多,对吕梁有很好的印象,吕梁山是出名人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已作古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出自吕梁;七十年代又出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班人华国锋,那个时代让我们山西人倍感骄傲;小的时候在课本上学习了抗日英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在我眼里,吕梁山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看了马锋、西戎写的《吕梁英雄传》,吕梁人民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更加感到吕梁人民吕梁精神了不起;闲暇之余,游览了吕梁的自然风光,品味了汾阳的汾酒、竹叶青,好像吕梁又是一个适合人们生活的好地方。在我记忆中,吕梁市虽然建市时间较短,但在改革开放以来,吕梁的变化之大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吕梁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总量走在全省前列的辉煌成绩,为吕梁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以孝义、柳林、中阳、汾阳为代表的企业家队伍庞大,不仅数量多,体量也比较大,这在全省是领先的,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民营企业诞生于七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催生的新的社会阶层。我们可以回顾三十多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前,根本就没有民营企业这个概念,是改革开放引导了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摧生了现代的文明与繁荣,而演绎繁荣与发展的就是靠我们这支民营企业家队伍。今天的民营企业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为社会提供就业方面都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和贡献,今天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撑是当之无愧的。可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我们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路也很艰难,国家没给一分钱,没有享受到国企的待遇,国有企业能做的我们不能做,国有企业拥有的我们没有,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真是壁垒重重,夹缝生存,没资金自己找,没市场自己跑,民营企业的今天就是靠自己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吃苦精神一点一滴地积累资本,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的。通过不断地滚动发展、创新发展和扩张转型实现了大的跨越突破,一句话讲得好,民营企业发展是在夹缝里生长出来的。因此民营企业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从全国的总量上看民营企业,她创造的价值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她创造的就业岗位是总就业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之多,可见民营经济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我们今天从事县域工作的领导,应该知道县域经济收入来源百分之九十以上来源于民营企业,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开明智慧的领导,应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牢牢抓好两大关健:一是要抓民营经济发展,二是要抓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我认为抓民营经济就是抓发展,抓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就是抓经济。因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是社会的稀缺资源,是市场经济要素中最重要的生产力,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是企业家,最缺的也是企业家。当然作为民营企业家也一定要记住感恩,记住珍惜,因为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没有好的时代为我们创造好的机遇,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发展环境,因此我们不仅要珍惜,更应该抓住机遇走的稳一些,把自己的企业做好做强。
今天谈到企业家本身,我们也应有个自省的问题,一个企业家的成长绝不是偶然的,一定要经过市场风浪的历练,才能成长,才能成熟,要担当一个企业家的名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认为我们离真正的企业还有一定的距离,大多数是创业家,而不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的标准很高,我认为企业家有五大标准,一要有理想信念;二要有思想智慧;三要有把握能力;四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五要有奋斗精神。因此创业家不一定是企业家,而企业家一定做过创业家。我曾经在中华企业杂志上看过一组数据,中国的民营企业从登记到关闭,其平均寿命不到三年,也就是说新生的企业从初创到死掉,周期不到三年,企业死掉,当然也意味着企业家垮掉。因此我说这些垮掉的企业人,一定是创业家,而不是企业家。马云在当了浙江商会会长后有一席讲话,“企业家在经济好的时候,可以赚到钱,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赚不到钱,这算什么企业家,也就是在经济好的时候谁都可以赚钱,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别人死了,你还活着,这就是一种历练,企业在大潮来临后,大多数淹没了,大浪退去后,你还挺在那里,别人挺了三年死掉了,而你三十年、四十年还依然那么坚持挺立,那你就可以成为企业家了。”另外,我认为企业最难的是知行合一,让理论在实践中落地是不容易的,我们说怎么样做企业谁都能讲得明白,但是要让你实践那就不容易了。因此要拥有企业家这个光环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企业家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命运,一个好的企业家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不称职、不负责任的企业家可以毁掉一个企业。我的一位当过县委书记的朋友讲述过他对选择干部与选择企业家的反思,他说,让他选配三、五十个党政干部当局长,给他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如果让他选择三、五个企业家,可能给他半年时间也拿不准。这是实话,可想企业家不是选出来的,一定是练出来的。在我眼里世界首富李嘉诚、万科总裁王石、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新生代的马云、马化腾、雷军这些应该是大家公认的企业家,因为他们不仅把自己的企业做的大做的持久,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高尚的境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他们有着辉煌的创新精神,为企业家塑造了形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各位企业家要想生存,就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担当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市场风浪中不能倒下,一定要破除企业三年生命周期的怪圈。对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言,就是要向这些成功者学习,除了我以上讲的企业家五条标准外,企业家要亲身历练,这种历练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很可能要经过挫折甚至失败,才能让自己走向成熟,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不仅要有能力,还应该有人格魅力。首先要有统领驾驭全局的能力,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分析、判断问题的前瞻性,也就是走一步要看三步,别人看到的是今天,而你看到的是明天和后天;二要有人才意识,就是要有人才经营意识,企业家的主要任务是经营人才,而不是经营产品;三要抓好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创新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价值观的认同,让全体员工知道我们工作为了什么,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而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四是要有应变的思维,因为当今是一个变的时代,如果不能因势而变因势而为,迟早会垮掉,因为你赶不上时代需求,别人在创新,而你只能模仿别人,因此要利用今天互联网+的思维让自己的企业、产品上进行变革和创新;此外要培养一种气质和人格精神,能吸引和感召自己的团队,让每一名员工成就自己的事业,这就是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因此借此机会我想结合我们的一些工作实践与同仁们交流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勉。
回头谈到我们山西天星集团的发展,也是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企业一路走来,从初创到今天,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史,通过四大阶段的艰苦创业发展,创造了几十亿的财富,为社会创造了几千人的就业岗位,在企业几十年的发展中能知行合一,坚持几十年,成就了今天初具规模的企业。应该说天星的今日确实来之不易,天星的创业史、发展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天星在坎坷磨难艰辛曲折中一路走来,演绎了一段很不平凡的故事。
二、天星集团的基本介绍
山西天星能源产业集团,前身是一个从八十年代起步的小微型企业,历经三十多年艰苦奋斗,由小到大逐步成长起来,走过了艰苦创业、创新发展、扩张发展和转型提升四大阶段,相继实现了资本积累、创新变革、资本扩张和产业转型,走出了一条天星特色之路,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由弱小到强大的跨越。今天的天星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集能源产业、商业贸易、现代物流、房地产开发、高新技术、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七大板块为一体的多元化股份制企业,旗下有22个单体企业,员工4000余人。主要产能有原煤200万吨,焦炭250万吨,洗选精煤300万吨的能力,同时建有南同蒲线最大的煤焦物流集运公司,年发运能力500万吨,被铁道部核定为战略装车点。天星集团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除了我们自身努力奋斗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在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发展不忘社会,致富不忘人民,以强烈的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感恩回报社会,为推动社会建设积极做贡献。因此天星集团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与肯定,被国家评为“全国诚信企业”、“全国最具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先进单位”,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民营企业50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山西民营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被晋中市委市政府评为“最具社会责任企业”,被灵石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评为纳税大户、明星企业,被省委省政府连续七届评为“省级文明和谐单位”。
三、天星的发展轨迹和文化内涵
应该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一个企业家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背后一定会有他的智慧和思想,一定会有他的艰辛和努力。天星集团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经历了艰苦创业、创新发展、扩张发展和转型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集团化、规模化和多元化的格局,除了自己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文化引领了企业的发展,让企业实现了变革和创新,在发展中壮大,在发展中前行。借此机会,我把在创业路上的一些思想理念和体会以及发展轨迹做一些总结和梳理,与大家共勉,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起。
(一)创业与立业
我们处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的目的是立业,创新的目的是让事业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因此对一个人来讲,创业立业应该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创业为事业奠定基础,既是资本积累的开始,又是经验的探索和积累。有不少企业创业之后,还没有立业就死掉了,可以说创业者不一定能立起业,而立业者必须先创业,这是绕不过的路线图。人生有许多不确定性,我也不是道我会今天充当了这个角色,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种理想和目标,充其量是想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当上一名正式工,那个年代应该说也是不容易的事,从来没有敢想过能做今天的一个企业家,巧合的是历史的机遇和一种使命责任把自己不知不觉推到了这个岗位上。我从二十几岁参加工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招工进了企业,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幸成为厂长的助手,才开始介入企业管理。在企业工作四年之后,又巧合的遇上了这个企业正在物色人选,被县长选进这个一无所有的三无企业担任经理,虽然说这个企业基础差,底子薄,但对我而言,一定是压力大,担子重,可从另一个层面去看,也充分说明了领导对我的关怀与信任,当然对我来讲也是一种人生的机遇和考验,应该说我是受命于危难之时,但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一种使命与考验让自己不得不挑起这个担子。
天星集团的前身是一个步履艰难、困难重重的小微企业,当时的状况是只有牌子,没有业务;只有银行账户,没有资金,实实在在的一穷二白、一无所有,标准的“三无”公司(无资金、无场所、无业务),只有十几名心灰意冷和一筹莫展的员工。一种责任与使命,一种担当与考验,让自己肩负起这个责任。当然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只有背水一战的选择,哪怕前面是地雷阵,也要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行,而没有任何退路。从上任的第一天我夜不能寐,不断地思考着企业的命运。为了打开局面,迎来希望,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坚信只有坚定信心,走创业之路,从零开始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勇往直前,才会让公司改变,因此公司确立了“自主经营,自我滚动,自我积累”的三自方针,硬是凭着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兼程。作为当家人的我,当然必须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冲锋在第一线,团结大家,同舟共济,勇于突破。为了要到一节车皮,为了签下一个订单,为了赢得一个客户,我吃了不少苦,遭了很多罪,蹲过门房,住过车站,啃过干粮, 睡过地铺,经常带病出阵,几十天不回家……
为了解决发运车皮,我下跑车站,上跑分局,一路受阻,经常劳而无果,无奈而归,让自己身心受尽了煎熬和打击……
为了赢得一个客户,签订一份订单,我们跑东北,到武汉,三出娘子关,挤着公交车,堵在公路上,一堵就是一天一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忍饥挨饿度时光,一袋方便面,一瓶矿泉水,坚持了那饥肠辘辘凄冷挨饿的一天一夜……
为了节约一分钱,我们省吃俭用,一分钱分成两半花,候车室里等天亮,地下室里度黑夜,宁可吃些苦,也不乱花钱,经常忍饥饿,精打细算只为积累。通过我们艰苦努力、开源节流和勤俭节约,顽强抗争,最终让公司得以改变,实现了三无到三有的突破,完成了公司的原始资本积累。这些业绩的取得,一是得益于我们对社会、对合作伙伴坚守承诺讲诚信的结果;二是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坚守吃苦、吃亏、吃屈的精神让人感动的结果;三是我们不放过每一次机会,锲而不舍地追求珍惜机会的结果;四是我们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不退却,坚定信心往前冲,发扬坚强、坚韧、坚持精神的结果。我们的每节车皮,每份订单,每一个客户、每一份沉甸甸的收获都流淌着我们的心血和泪水,都承载着我们真诚付出的结果。因此通过第一阶段的艰苦创业为企业奠定了发展基础,立起了我们的事业。这是天星发展史上让我铭记在心,最难忘最重要的阶段。后来我们把公司创业之初的“四靠”精神提炼为天星人的文化精髓和灵魂,也是公司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回头想,在创业的过程中,虽然自己付出了心血,但最终收获了一份人生价值,也为自己带来了人生的机会。一九九五年组织上要调离我到市乡镇局当副局长,对我来讲这不仅是一种职位上的升迁,也是自己今后发展的大平台,当然这种机会对不少人来讲应该是一种求之不得的诱惑。在机遇面前,是坚守还是调离,是从政还是从商,在做事还是做官的十字路口,我陷入了迷茫,朋友、家人、领导都在关心我,不少人让我当机立断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也有个别人劝我留下实实在在做点事情,支持我、鼓励我、相信我能成就一番事业。在选择和放弃面前,我经过几天几夜翻来覆去的思考,在务实和务虚面前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今天回想起来,还真不后悔,如果自己走上了仕途,可能混个一官半职,但一定会丢掉自己创造价值的机会,这种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一种人生使命的无形价值。几十年过去了,尽管自己没有选择那个光鲜的岗位,可后来组织上仍没有忘记我,一九九八年让我以企业家的身份进入了政府,兼任过政府党组成员、县政协副主席、县人大副主任。组织和领导对自己的再次关爱,充分证明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和肯定,让我更加体会到人生价值的重要。实践证明,人只有选定目标,努力付出了就会有更好的人生结果,让我感到特别的欣慰。
(二)创新与发展
一个企业从创业到立业,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让自己的企业持续发展,走老路、靠经验是不行的。因为我们生长在一个变的时代,今天的社会,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产品需求,还是服务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变已经成为时代特征,我们不妨可以审视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世界500强福布斯排行榜的大佬们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三十年前是地产商,二十年前是煤老板,十年前变成了资本经营的上市公司,我觉得下一步一定是IT产业、互联网的新生代,这种不断淘汰,不断更新的现象,让我们惊讶的发现,一个要坚持几十年的企业,打造百年企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今天,如果我们不能顺势而变,我们就走不远,或者被淘汰,因此我们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创新才会在立业的根基上向前发展,创造更大的事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天星以创新为动力,大刀阔斧地推动了三大改革。
1.实施产业创新 为了推动企业变革,公司提出了“贸易立企,实业强企”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变革,打造了煤炭生产、运输、转化、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和体制性变革,建设了一大批以煤炭能源为主的实体企业,彻底改变了公司单一经营的格局,实现了一元到多元,流通到实业,实业到资本的转型发展,一批成长性的产业就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酒店、煤矿、焦化厂、管业公司、创投公司、科技公司、农业公司、地产公司)。
2.实施制度创新 改革传统的制度性障碍,理顺企业管理体制,激活经营机制,让内生动力驱动发展。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决定企业活力的重要方面,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企业就不会有规则,而没有规则的企业就一定不会走远。因此我们从企业制度入手,大胆地进行了企业制度的创新改革,通过对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了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实施了“两层委托、三权分离”的治理结构,理清了产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责、权、利关系,让企业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3.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 我们将企业最核心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资源配置方式和转换效率,管理组织环境和人文精神,这三个关键要素互为作用,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最终形成了以“有限责任”为核心的产权制度,以“责任主体”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以“绩效责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造了天星特色的PEC管理模式,再造了企业新型的管理模块,该项建设被国家评为“全国最具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和“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并得到了推广。三大创新改革为公司的发展扫清了路障,激发了动力,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大改革,强化了我们对“人本、成本、资本”的再认识,一个企业不关心人本,失去人才就失去了支撑;一个企业不去研究成本,没有成本管理意识,就难以找到利润点;一个企业如果不认识资本的力量,失去资本意识企业就难以做强做大。为此我们通过“三本思想”的渗透,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让“三本思想”贯彻于企业的始终,通过“三本”管理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一变革是企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篇章。
(三)思想与理念
打造百年企业,实现持续发展,仅仅靠努力靠吃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今天的发展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而市场的开放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你不优于他人,你不超越他人,一定会让你在市场中淘汰。为了稳妥地把握企业的发展走势,应对好市场变化对我们的考验,首先,我们认为坚持正确的经营思想很重要,并将我们的经营思想确定为“四不思想”的经营原则:一是坚持“量力而行,不盲目扩张”,其内涵就是要根据企业的战略方向和企业能力把控自己,做到不跟风、不走偏、不冒进,发挥优势,量力而行,做自己能做的事;二是“举债有度,不负债经营”,企业举债是常见的事,但必须举债有度,轻装上阵,如果企业负债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一定会让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我们讲的不负债经营,就是要找到自身的平衡点,一定要将负债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不少企业就是由于举债无度,被负债压垮的,一定要接受这个现实,否则会因负债过大导致失控,将积累的财富付之东流;三是“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无论是产品还是市场都在不断变化更新,因此企业家一定要不断的研究市场,走创新转型之路,但是一个产业、一个产品的推出绝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成长起来的,允许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决不要求一夜之间让鸡下蛋,更重要的是要找对方向,只要产品有成长性,我们就可以进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我们的再生动力,为企业积蓄后劲;四是“遵纪守法,不违法经营”,遵纪守法是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红线,不能越雷池半步,这是基本原则,一定要有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依法治企,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企业在法治规则下健康运行。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经营思想是正确的,我们的做法是科学的,我们没有走偏。
其次是为了适应时代特征,我们创新发展理念,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做强做大不是靠努力、靠苦力能完成的,而是要靠理念和思想,让理念引领企业发展,坚持“人才强企业、创新促变革、转型激活力、联合能共赢”的理念不动摇,通过四大理念在企业发展过程的融合和实施,让企业走上了 “人才支撑、创新变革、转型升级、共赢发展”的发展之路。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如固步自封一定会死,不创新会死,不转型会死,不联手共赢也会死,没有强力的人才支撑最后也要死。因此天星从创业的第一天就把创新发展理念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比如我们的人才理念,就是把“人才强企”贯穿于企业始终,作为企业的重大工程去重视,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天星人发展共识的核心理念,把人才当作天星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来,作为天星集团董事长的我,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我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人才建设上,千头万绪,把人才建设摆在前位,抓在手上,突出人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强化了“经营人才比经营企业更加重要”的意识。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去抓,多维度、大视野、全方位地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建立了实施人才强企工程,改革了人才使用机制。天星的人才方针是“不拘一格选人才,敞开大门引人才,提供平台练人才,实战当中识人才”的人才方略。并在人才使用上采取人随岗转、薪随岗定,辅之以绩效、工龄薪酬相挂钩等办法,通过激活人才机制,实现了人才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多年来,天星集团的高层领导都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起来的,大部分中层领导是从一线工人岗位上锻炼培养起来的。今天天星之所以能够平稳发展,主要得益于我们长期坚持人才工程建设,长期重视人才工程建设,长期狠抓人才工程建设的结果。让我们拥有了一大批有责任感、有事业心、勇于担当的人才队伍,为天星的发展积蓄了巨大的内生动力。三十多年来,为公司培养出了高、中、低各类人才,充实到天星的各个层面,为天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四大理念的引领不断地再造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几十年的经验证明,正确的经营思想,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把握企业发展的关键,天星一直持续地抓住了这两个节点,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天星几十年的发展,就是坚持了正确的经营思想和发展理念,让企业在每一个关键点上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和正确的选择。让我们在发展中培养人才,在发展中创新产业,在发展中转型升级,在发展中引进优势,在发展中快速扩张,在发展中实现共赢。通过理念引领,我们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让企业不断淘汰劣势,再造优势,顺势而为,取得了今天天星骄人的业绩。通过企业三十年的历史跨越,通过艰苦创业、创新发展、资本扩张、转型提升四大阶段的过程,实现了天星集团资本高频率的滚动和低成本的扩张,让企业资本发生了裂变效应,走出了一条存量资本到增量资本的扩张之路,企业的经营范围从单一经营走向多元经营,从贸易经营走向了实业经营,又从实业经营迈向了资本经营,为天星的明天夯实了基础。
从以下一组对比数字可以看到天星公司的发展变化,公司的员工由创业之初的12人发展为4000多名;公司由三无企业发展为三有企业(无资产、无业务、无队伍到大资产、大业务、大队伍);由单一经营到拥有七大板块的多元产业格局;由过去的本土创业,走向异地发展,这些活生生的数字无不证明天星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星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两个显明的变化特征,一是延伸了我们的发展领域,由过去主要依赖于能源产业转向了新型绿色产业和资本经营,由单一的流通贸易,走向了实业经营和资本经营;二是拓展了我们的发展空间,公司发展的触角也由本土走到了异地,走出了山西,走向了全国。
(四)责任与文化
有位大家讲过“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企业,一定是没有远见,没有境界,没有价值的企业,也一定是靠机会一时盈利的企业,缺失了责任一定不会走得太远。一个不重视文化的企业,也一定是一个短命的企业,因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积极向上的文化,不仅可以传承技术和制度,更重要的是传承思想和精神。”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它可以将诚信与商德播洒向社会,让全社会人为企业做出比金钱更加重要的广告,这是比金钱更加昂贵的无形资产。责任是天星人的使命,天星人在发展中坚持把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始终贯穿在企业的担当过程中,体现了天星人的价值情怀,天星在发展中不断与社会与人民高度融合,建立起了“强企报国、履责利民”的使命价值文化,这是天星文化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法宝。天星集团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最重要的是坚持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在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发展不忘社会,致富不忘人民,以强烈的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感恩回报社会,为推动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今天我们把“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受社会尊重的企业,不是看你有多少钱,积累了多大财富,而是看你为社会做了多少事,帮了多少人,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作为界定衡量自己担当责任的标尺。因此,天星人今天的财富观始终认为“一位高尚而有远见的企业家不应该把财富当做自己的私产,而应该让它成为社会的财富,我们只是财富的经营者,是社会对我们的信任,把这些财富委托给我们,让我们经营得更好,让我们将财富分配给社会最需要的地方,让财富为社会服务。”因为我们始终认为,企业发展了就应该回馈社会,只有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于民,惠及于社会,这就是我们企业家做企业的目的所在,也就是我们创造的不同于别人的具有天星特色的价值观文化。也只有脚踏实地的担当,付诸于行动,我们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反过来只有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责任,才能让企业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因此,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持续发展强企固本的根本出路,这是企业家高尚的境界。天星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主动承担建设了为县城居民供气供热的惠民项目,在焦化行业市场低迷、价格下跌,即使公司面临经营性亏损的困境中,公司仍然提出了“以气定产”的经营策略,确保居民生活用气; 1995年至2000年,一批企业频临倒闭,企业难以维持,下岗职工堵政府大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顾全大局,并购了乡镇煤运公司、新型建材厂、鞋帽厂为500余名员工安排了工作,为灵石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2011年在落实省政府对煤炭企业的整合中,公司出巨资实施搬迁移民两个自然村,为近1000名村民建设了新村,为推进我县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为了解决我县伤残人员的生活,在各级残联的支持下,帮助56名残疾人员解决了就业、生活、福利等,为我县的残疾事业做出了贡献;公司从2008年开始为帮助贫困学生圆他们的大学梦,建立了“金秋助学”扶助基金累计已达500多万元,特别是在国家发生汶川大地震、南方冰雪灾害,以及慰问老区三老人员事业中,公司将力量延伸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为社会和谐尽责尽力。天星集团关注民生事业、社会公益事业有口皆碑,比比皆是,即到目前为晋中市、灵石县的新农村建设、捐资助学、贫困救助、老年事业、文化事业、环保事业、光彩事业、产业扶贫事业累计已达8000余万元,受到了社会的赞誉。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晋中市委市政府、灵石县委县政府评为“最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美誉,应该是对天星企业价值观文化的认可和贡献的充分肯定,天星人也倍感为社会的功德由衷欣慰。
(五)展望与愿景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文明与发展,天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为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天星集团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提出“创造绿色财富,建设幸福企业”的宏伟目标,以新的思维调整自己的经营思想和战略目标,将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提升发展质量,改变发展方式,提升全体员工的价值追求,作为新的目标。在即将结束的“十二五”和新开启的“十三五”新一轮的发展中,以高远的视野,重新布局,对公司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转变、转移、转型”的科学发展理论。实现粗放型向节约型,传统型向现代型,经验型向创新型,机会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传统能源向生态绿色产业转变,彻底转变发展方式;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能源转科技、小空间向大空间转移,彻底转变发展方向;通过转变、转移让产业形态出现高质量的业态,实现产业形态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三转”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四大体系中设立了新的目标,系统科学地制定了“一五六”攻坚推动工程。同时天星集团在新的发展阶段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本思想,强力提升传统产业,果断关闭落后产业,为新型产业的崛起掀开了新一轮的攻坚战,为实现天星人的价值观文化与社会共生共长共赢,结出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果。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对天星发展轨迹、经营思想、发展理念、价值观的解读,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她靠的是一种高远的战略思考和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执行力,靠的是企业创新文化的影响力和价值观文化的渗透力。通过创业实践,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企业从诞生、成长、成熟、走向成功,最核心的东西离不开文化。因此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通过天星几十年的实践总结,其企业文化的核心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二是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理念;三是要建立“强企报国,履责利民”的价值观文化;四是要依靠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说到做到的诚信文化;五是还要有脚踏实地,言必行,行必果,知行合一的务实文化。不难看出,天星从把握中一路走来,一是靠正确的经营思想,让企业在发展中能够因地制宜,不盲目、不冒进、量力而行,让自己在把握中有了正确的选择和科学决策,从而稳妥地把握了企业的走势;二是天星从转型创新中一路走来,让理念引领企业,让我们能顺势而为、抢抓了机遇,通过不断调整和转型,优化了产业结构,让企业的产业、产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三是天星从责任中一路走来,以促进社会发展、民生建设为己任,让企业塑造的“强企报国,履责利民”的使命意识在实践中落地,建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价值观文化,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为企业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四是天星从诚信中一路走来,取信于社会,取信于民,对员工、对社会、对客户、对合作伙伴以诚相待,真心合作,赢得了方方面面的信任和支持,让企业在困境中凝聚了人心,积蓄了力量,形成了齐心协力、抱团应对的巨大合力,让企业绝处逢生,走出困境,度过了难关;五是天星从实干中一路走来,靠的是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务实前行和吃亏、吃苦、吃屈、坚强、坚韧、坚持、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奋斗和拼搏精神。
一个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打造百年企业,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特别是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变革和市场的变化带来了新的常态,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思维中,一定要改变思维,激活思维,用互联网思维认识这个世界,用变的思维分析和把握市场。今天我想对各位企业家提出思考,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定要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不仅要有如履薄冰的思维,还要有未雨绸缪的准备,更要有勇立潮头、敢闯激流险滩、不退却、不退让的竞争意识和勇气。要改变思维最重要的是学习,因此我们企业家除了要把握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统领企业重大问题外,必须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因为只有学习才是提高个人修养、工作能力、思想境界的唯一途径,一个不学习的员工不是积极向上的员工,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员工,终究会被淘汰;一个不学习的企业,就不会成为高尚的企业,也一定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以天星多年来的企业文化为例,天星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以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让全体员工懂得我们在企业工作不是以单纯的赚钱为目标,而是要追求人生的进步与发展。天星文化倡导的是一种共生共长、共进共存的学习文化。为了有效的推动企业文化,公司通过制度建立了一种刚性的制度文化,同时也建立了一种柔性的自觉文化,让全体员工无论在岗位,还是回到家,都会自觉地学习,不甘落后,提升自己,实现自己人生岗位、职位的转变。天星集团通过党委、工会、团委给大家提供载体,不断地开展各项活动,如成立合唱团、舞蹈队,举办文艺活动、运动会、演讲赛、知识竞赛、文化沙龙、技能比武,创办内刊《今日天星》等,引导大家学政治、学经济、学理论,有效地提升了大家的文化素养,形成了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共识。今天的天星已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员工人人争先成为学习型个人。通过文化氛围的渗透影响,公司与员工层面出现了两个鲜明的特征:“员工从追求个人利益向追求个人进步转变,从追求个人进步向追求团队荣誉转变;企业从追求利润向追求企业发展转变,从追求企业全面发展向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转变”。因此,一个企业家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中立住脚,要想赢得主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虚心学习,不断探索,才有可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我们就有可能要落后,可能被淘汰出局。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改变思维,才能适应发展。因此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让自己的企业成为学习型的团队;一个员工要想提升进步,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成为学习型的个人,让大家能够在企业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研究和探索政治、经济、理论,让自己找准方向,把握住我们的时代机遇,为我所用;不断地在企业实践中学习和探索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丰富和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和制度;不断地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让自己从模仿中走向创新,只有学习才能在发展的路上前进,让自己的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企业家朋友们,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懂得企业家的荣誉和责任,真正的企业家的标准是什么,在我的理解中,一个完美的企业家是有思想、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有境界,有创新精神实业家,是推动社会的动力,是创造价值的载体,不仅能掌控让自己的企业在市场变化中,经历大风大浪的洗礼,让企业做强做大,更重要的是履行社会责任,让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紧密相融,让社会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文化引领企业的持续发展。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在新常态下正确处理守成与创新的关系是一种智慧,我们知道企业在追求发展中成长,但更需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创新之路,走转型之路。因此我们企业家要坚持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共赢发展、安全发展、把握发展,因地制宜地发掘后发优势。创新发展就是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创造自己的商业模式;转型发展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培育自己的增长点,改变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就是走新型产业的发展之路,避开产能过剩这一梗阻,创造市场需求;共赢发展就是引进优势走互补之路,走合作共赢、抱团发展之路;安全发展就是从自我经营的层面,坚定“四不经营思想”,稳妥驾驭企业,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政商关系,不搞权益交易,资源配置要走市场的道路,不依靠权力索取资源,守住底线,不违法,做到政治安全,企业家要关心政治,亲近政府,守住红线,慎交官员。企业家要正确解决好创业与立业、创新与发展、思想与理念、责任与文化、展望与愿景的关系。前面我已讲过诸如世界首富李嘉诚、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今天阿里的马云、百度的李彦宏等企业家,他们不仅以创新的思维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为社会服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家,我们一定要以这些企业家为楷模,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思想理念,学习他们的精神境界,学习他们选定目标,一往无前、永不放弃、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奋斗精神。今天,我们在座的有不少企业家,我认为既然大家选定了这个职业,就一定要努力把自己的企业办好,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一名让社会尊重的企业家,做好一名新时代的企业家。依我之见,我们是时代的新晋商,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晋商精神,还要有高尚的家国情怀,要身体力行,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勇于担当,树立理想信念实现自己的目标追求。一个人要努力创造伟大的事业,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艰苦而漫长的历练,一定会有挫折,也可能有失败,但只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和坚韧不屈的毅力终究会实现人生的成功。通过借鉴那些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我认为要把自己的企业办成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应该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做企业家,不做创业家,通过创业让自己成长为一位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家,这是企业家的使命;二要打造百年企业,而不要昙花一现,我们不能靠命运、靠机会去赚钱,而要靠努力、靠本领去发展,破除企业三年寿命周期的怪圈,让自己的企业走的更远;三要履行社会责任,不要为富不仁,履行社会责任是当今企业家高尚的境界和使命,要懂得我们发展的环境是靠社会提供的,我们所利用的资源也是社会的资源,因此,我们创造的财富是为社会而创造的,企业家成功了,企业发展了,理应回报社会,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惠及于社会,与民共有、共享,应该说这是一种共赢,也是我们企业人创造价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四、在新常态下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新常态:概括地讲,经济新常态的标志就是经济下行,产能过剩,价格下跌,质量不高。
(二)新常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A、前三十年一味追求的是无序发展,市场经济尚未完全成熟,宏观调控失控,出现了盲目发展,爆发性增长,而经济增长不是靠市场的需求拉动和企业的创新驱动,而是靠政府的强刺激、大投入拉动内需,造成了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的结果。
B、意识形态层面,教育引导滞后,导致了人们道德伦理、价值观缺失,精神层面的东西少了,而物质层面的东西多了,导致了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全民经商,全民赚钱,一切向钱看,误导了人们的精神追求,物质第一、享乐第一的思想作崇。
C、体制性障碍,政府职能转换不够,放权与市场形同虚设,导致大部分资源不是靠市场配置,而是靠政府靠权力人为配置。
D、无序发展,企业缺乏创新力,重在模仿,轻自主创造,创新乏力,从传统产业中走不出来,其结果是经济失衡,生态破坏,产能过剩,造就了一时表面的繁荣。
(三)改革和治理
十八大之后,国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府进入一个宏观调控、资源整合期,对企业而言也进入一个新的选择期。
A、政府通过三个重建,重建道德、重建秩序、重建生态,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逐步通过市场与政府的两只手,去整治和把控历史造成的积弊。
B、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化解过剩产能,提高发展质量。
C、通过市场行为有效地推进对资源的整合,实现新的存量重组和增量重组。
(四)对新常态下企业的几点思考:
首先要认识新常态,通过认识而理性的思考,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因地制宜调整自己的经营思想和发展战略;其次要把握新常态,就是要坚持量力而行、顺势而为的原则,不盲目、不冒进,稳妥把握企业的走势,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平稳持续发展。今天大家处在一个“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是一个负重高压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性选择的时代,是一个严峻挑战的时代,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企业家一定要有所准备、理性思考、智慧选择。
A、要更新观念,树立忧患意识,重新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暴利时代的结束,微利时代的到来,高速增长结束,低速增长到来)。
B、是挑战也是机遇,改变思维,做好准备,做好选择,稳妥把握,优胜劣汰是必然的路径,没有捷径。民营企业要增强信心,开动脑筋,应对挑战,救自己的没有别人,只有靠自己。
(五)对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家的六点建议:
要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思维方向,我们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今天必须改变观念,认清变化的时代,今天的发展绝不是靠努力、靠苦力、靠体力就能成功的,而是要靠思想、靠理念和靠智慧;今天的竞争也绝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智慧的鱼吃愚笨的鱼。因此这个时代既是充满机遇的时代,又是迎接挑战的时代。一定要用互联网思维去认识新经济,去整合传统产业,保持清醒头脑,重新定位自己的选择,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站住脚,占住位,变危机为机遇,(互联网思维就是不断变化的思维)。
A.坚定信心,理性思考,练好内功,保持定力(认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举案例:阿里巴巴和生命方舟为新经济的代表,当前要理性的选择。
B.苦练内功,勇敢坚持,要审时度势,永不放弃。
C.比较优势,学会整合(自己主动让别人整合或联合别人一起整合,再造优势)
D.理性思维,智慧选择(一定不能盲目进入,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产业要规避,进入新经济、新领域)
E.改造提升,不断转型(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和技术水平,通过管理降低成本,找出盈利空间)
F.结为联盟,抱团发展(凝聚力量,走合作的道路)
五、如何正确处理政商关系:
政商关关系是一个企业家绕不开的话题,有人调侃戏言,为一些不作为的政府官员画像,“社会资源是蛋糕,政府官员拿把刀,送钱送物能给我,我切一刀你拿掉”,又形象地说,“政府是靠不住、惹不起、离不开”,虽然是调侃,但我们有些官员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也确实存在。因此如何处理政商关系,让政府行为为企业服务,也是一门学问,否则由于处理不好政商关系,将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我们身边有许多教训,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破解这个题目,我们知道那些在生活中曾红极一时的企业家轰然倒下,不正是不能合理处置政商关系的结果吗?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和处理政商关系,才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说政商关系,要坚持官场有道阳光透明的原则,企业家要以十六字箴言来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政商关系,“关心政治,亲近政府,守住红线,慎交官员”。
六、结束语
各位同仁们,今天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和平自由、市场开放,只要我们有执着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坚韧毅力,向以上我讲过的成功企业家学习,就一定会走向成功。在我心目中有不少英雄和偶像,但是有一位人让我一生最敬重,最让我敬佩的老一辈企业家,是原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他的过人之处是他历经磨难、创造辉煌,又跌入谷底,八十岁又东山再起。他的一生是艰苦磨难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是创造价值的一生,他人生的反弹是如此之大,让我由衷敬仰。特别是他在人生路上遭到挫折时,能够义无反顾地从谷底站起继续攀登的精神,我们还有多少越不过的坎吗?因此,今天的我们首先应该学会珍惜,机遇和时代是不会等待的,我们应该抓住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投入到实现自身价值中,这是人生一种最大的幸福。有位道人讲得好,“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年幼后除老,中间所剩也不多,还有一半睡着了”,因此必须只争朝夕,在好的时代,做出好的选择,办好的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做出一位民营企业家应有的贡献。